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培养方案

 

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培养方案

一、专业简介

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主要研究信息的获取、处理以及对相关要素进行控制的理论与技术,是电子、光学、精密机械、计算机、信息与控制技术等多学科互相渗透交叉的复合型专业。

我们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源自1958年设立的北京机械学院精密计量仪器专业,办学历史悠久。1999年,专业正式更名为“测控技术与仪器”;2005年,专业被认定为北京市品牌专业;2007年,成为学校重点建设专业;2008年,获批为北京市特色建设专业点,并成为学校首批一本招生专业;2009年,成为学校应用型人才培养试点专业;2015年,成为学校首个通过工程教育认证的专业;2017年成功入选北京市属高校一流专业;2019年,入选首批国家“双万计划”,是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

本专业面向国家和北京市发展战略,培养具备扎实专业基础知识、良好人文素养和社会责任感、实践能力强的测控工程技术人才,可以在智能装备与仪器、医疗健康、智慧城市、机器人、物联网、人工智能等产业领域,从事测控仪器、信息检测与处理设备、智能传感与控制系统的设计、研发、技术支持、运营管理等工作。

二、培养目标

本专业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立德树人,面向国家和京津冀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责任感和科学、工程、人文素养,掌握自然科学基础、工程基础以及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具备自主学习能力、创新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与信息新技术相融合,能够在智能装备与仪器等产业领域,从事测控仪器、信息检测与处理设备、智能传感与控制系统的设计、研发、技术支持、运营管理等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学生毕业后经过5年左右的实际工作:

1)掌握自然科学基础、工程基础以及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够对测控仪器及检测系统的复杂工程问题进行分析和表达;

2)具备工程创新意识和能力,能够跟踪智能装备与仪器等产业领域的前沿技术,与人工智能等信息新技术相融合,综合运用现代工具,从事测控仪器、信息检测与处理设备、智能传感与控制系统的设计、研发、技术支持、运营管理等工作;

3)具备良好的社会责任感和可持续发展理念,理解并坚守职业道德规范,在解决复杂工程问题时能够综合考虑经济、社会、法律、安全、伦理、健康、环境和经济等非技术因素影响;

4)具备良好的沟通表达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和工程项目管理能力;

5)具有国际化视野,能够积极主动适应不断变化的国内外形势和环境,具有自主的、终身的学习能力。

三、毕业要求

1.工程知识:能够将数学、自然科学等领域的理论和知识,以及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工程基础、专业基础和专业知识,应用于测控仪器及检测系统中复杂工程问题的表述、建模、分析、比较和综合等。

2.问题分析:在测控仪器及检测系统的构思与设计阶段,能够应用数学、自然科学和工程科学的基本原理,识别、表达、并通过文献研究分析测控仪器及检测系统中的复杂工程问题,以获得有效结论。

3.设计/开发解决方案:以设计项目为载体,能够从构思-设计-实现-运行的产品开发全周期、全流程角度,针对测控仪器及检测系统中的复杂工程问题,设计解决方案,设计满足特定需求的系统、单元等,并在设计环节中体现创新意识,考虑社会、健康、安全、法律、文化以及环境等因素的约束和影响。

4.研究:在测控仪器及检测系统的实现和运行阶段,能够基于数学、自然科学和工程科学原理,采用科学方法对测控仪器及检测系统中的复杂工程问题进行研究,包括解决方案分析、实验方案设计、调试与操作实验系统和设备、分析与解释实验数据等,并通过信息综合得到合理有效的结论。

5.使用现代工具:能够针对测控仪器及检测系统中的复杂工程问题,开发、选择与使用恰当的技术、资源、现代工程工具和信息技术工具,进行分析、计算、设计、预测和模拟等,并能够理解其局限性。

6.工程与社会:能够理解并遵循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相关的法律、法规、标准;基于测控领域及人文社会科学等领域的相关背景知识,能够分析、评价专业工程实践和复杂工程问题解决方案对社会、健康、安全、法律以及文化的影响,并理解应承担的责任。

7.环境和可持续发展:能够理解和评价专业工程实践和复杂工程问题解决方案对环境、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8.职业规范:具有人文社会科学素养、社会责任感,能够在工程实践中理解并遵守工程职业道德和规范,履行责任。

9.个人和团队:能够在多学科背景下的团队中合作共事,在测控仪器及检测系统研发全过程的工程实践中,承担个体、团队成员以及负责人的角色。

10.沟通:能够在测控仪器及检测系统的工程实践中,在跨文化背景下,以一定的国际视野,就复杂工程问题与业界同行及社会公众进行有效沟通和交流,包括撰写报告和设计文稿、汇报发言、准确表达个人意见与清晰回应提问等。

11.项目管理:能够在测控仪器及检测系统的工程实践中,理解并掌握工程管理原理与经济决策方法,并能在多学科环境下应用,开展时间、成本等的有效管理。

12.终身学习:具有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意识,有不断学习和适应发展的能力。

四、学制与学位

1. 基本学制4年,实行弹性学制,即修业年限为36年。

2.符合《学位条例》规定的毕业生,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五、毕业合格标准

完成本培养方案规定的全部教学环节,成绩合格,修满规定的学分。

六、专业主干学科、核心课程

1.主干学科:仪器科学与技术

2.相关学科:光学工程、机械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控制科学与工程、信息与通信工程

3.核心课程:精密机械设计基础、工程光学、信号与系统、测控电路、传感器原理及应用、微机原理及应用、误差理论与数据处理、控制工程基础、检测技术、测控仪器设计、机器视觉、深度学习等。

4.主要实践环节:金工实习、电子工艺实习、精密机械设计实践、传感与信号处理实践、视觉感知工程实践、测控专业综合实践、专业实习、毕业设计等。

七、课程与实践体系结构图

八、专业课程设置与学分分布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