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季“寄”相思】毕业“寄”中那些可爱的人

【毕业季“寄”相思】毕业“寄”中那些可爱的人

  千里寄相思,师生情意重。2020年的毕业季对师生来说都是一段特别的记忆。为毕业生打包邮寄行李也成为了今年毕业季中师生话离别、诉衷肠的特殊仪式。让我们一起来分享这其中的点滴故事,看一看毕业“寄”中那些爱生如子、辛勤付出的可爱的人。

教授们:如父母般的“教授打包团”

  伟德bv国际体育参加此次行李打包的有这样一群人,他们已年过半百,均为教授或副教授,是学校学院教学科研的骨干。接到此次打包任务,他们克服年龄和工作上的压力,毫不犹豫报名参加。“教授打包团”老师自己的孩子,也正是上大学的年纪,因此老师们非常了解毕业生的所思所想。他们拿出科研攻关和课堂教学的耐心和细致,全身心地投入到新生打包工作中。赵双琦老师负责学二公寓女生行李打包,由于公寓没有电梯,搬着十几斤乃至几十斤重的箱子从四楼到一楼,对于这位57岁的女老师而言是个不小的挑战。赵老师腰部本身就有扭伤,但她轻伤不下火线,坚持饱满地完成了打包工作量。同在学二公寓打包的郎晓萍老师,完成了将近50包行李的打包。刘国忠老师有老花眼,但他坚持戴着眼镜和学生仔细核对每一件行李。乔道鄂老师前年刚做过眼部手术,但他依然克服困难参加了学院三天全程打包工作。朱疆老师是学校特聘的三级教授,科研任务很多,但他依然抽出时间参加,细致工作受到学生一致称赞……“教授打包团”的故事还有很多,他们如父母般的耐心和关心,让毕业生深受感动,也为年轻教师树立了榜样。教授们,好样的!

沈冰夏:柔弱的外表下有一颗热爱学生的心

  相信和通信学院电信系的沈冰夏老师接触过的同学们都知道,沈老师是个瘦瘦的小美女,永远都是在微笑着和同学们去交流沟通。甚至平时其他老师看到沈老师的时候都在叮嘱她,“你要多吃点儿,太瘦了”。而就在今年毕业“寄”开始征集志愿教师时,沈老师作为学院的青年教师,在第一批就踊跃报名。报名的时候就有老师问沈老师,“学生的行李可是挺多挺重的,你能行吗?”沈老师微微一笑,自信的说:“没问题!”打包工作真正开始之后,工作量确实超出了沈老师的负担能力。有时候需要扛着打包好的行李往外走,有时候需要跪在光光的床板上帮同学们收拾东西,大包小包,爬上爬下。但东西再重,沈老师也没说过一句退出的话。第二天的下午,沈老师的是两个膝盖就全部肿了起来,老师们都劝她第三天别来了。但是第三天一早,她又来到了学生宿舍,坚持做完了最后一天的工作。超出负荷的劳累与辛苦,也挡不住她那颗热爱学生的心。

赵刚:把母校拍给你们看

  赵刚老师是信管学院毕业班的班主任,也参加到为毕业生打包邮寄行李的工作中。在收拾的过程中,学生们不断地说着“谢谢老师”,这让赵老师感到欣慰的同时也有一点点辛酸。对于学生们来说,学生很感谢老师为他们做的一切,但是对于赵老师来说,这是他能为学生们做的分内的且有限的工作。由于疫情原因,毕业生不能亲自与同学、老师和校园道声再见。赵老师十分理解他们的不舍,也因此会更加仔细地、反复地与学生确认各自的物品,希望能把每一件满载回忆的物品寄给学生。在收拾行李的闲聊中,赵老师对学生们说:“你们的宿舍正对着操场,好漂亮啊!”,学生不禁感慨道:“本想这学期好好欣赏一下生活了四年的大学校园……”。为了不给学生留下遗憾,在收拾完行李后,赵老师拿起手中的手机拍下校园的角角落落,将最美的校园展现给了他的学生们。虽然此刻不能见面,但是今后希望同学们都能常回家看看,感受和追忆大学时光的美好,见证母校的变化!

于洋:像妈妈一样的老师

  2020年的毕业季,马克思主义学院党总支副书记于洋老师也参加到毕业生行李的打包邮寄工作中。定计划,做沟通,齐上阵,再核实,终于将毕业证和行李精准快速送达每个毕业生手中。于老师平时喜欢把这些研究生称作孩子,事无巨细的千叮咛万嘱咐,学业、就业、心理、恋爱、家庭事事都记挂在她心上,谈起每一个学生她都了如指掌。这一届学生要毕业了,她依然有牵挂和嘱托:“为毕业生亲手打包行李物品让我回忆起学生们学习、生活的点点滴滴,三年一晃而过,每件行李都承载着马克思主义学院满满的祝福,希望毕业生在以后的人生道路上努力工作,为学校争光添彩。”收到行李后,学生们纷纷对学校学院老师们的耐心付出和深情厚爱表示感谢,“世界上最亲的关系是父母与子女,最无私、最纯洁的爱叫师恩。寒来暑往,春去秋来,感谢老师们3年的陪伴和教导,祝福老师们身体健康,万事顺遂!”

刘祎:将祝福装进行囊寄给你

  外国语学院辅导员刘祎老师作为毕业年级辅导员,面对2020年复杂的形势,时刻保持沉稳的态度,从容有序地安排着各项工作。毕业离别季,刘老师虽难舍离别情义,却没有太多时间感怀,唯有将爱心打包进行李,邮寄到各位毕业生同学的手中,才能将那沉甸甸的心事慢慢放下。

  刘祎老师从毕业生行李领取方式的意愿调查开始,经过采集邮寄信息、多次一对一联系确认、反复强调行李自取和邮寄的相关须知,再到组织成立线上宿舍会议室,亲身参与学生宿舍的行李辨认、整理、收纳、封箱打包和运输,最终将属于毕业生们的行李包裹准确无误传递到每一名毕业生手中。这一件件行囊带着毕业生们对四年美好大学生活的甜蜜回忆,也寄托着学校和老师们最美好的祝福,愿毕业生们都有前程可奔赴,亦有青春可回首。

马川茼:一对一沟通,拉近师生心与心的距离

  在毕业“寄”开始前,理学院辅导员马川茼与每个毕业生单独联系,填写重要物品清单与备注事项,细致了解每位同学的需求,解答同学们对打包邮寄行李的担忧与困惑;为毕业生宿舍建立了台账,制作了“理学院xx公寓xx宿舍行李整理与邮寄材料包”,里面包括了宿舍详细的名单,每个同学的需求,学院前期联系的情况等等,为志愿者整理与打包行李做好了充足的准备;了解每个志愿者老师的专业、年龄、身体情况、空闲时间等等,综合考虑不同元素制定了志愿者老师工作安排表,让毕业生可以跟曾经给自己讲过课的老师对接,提高了联络的顺畅性,增加了毕业生让他人整理物品的安全感,让不同年龄、不同性别老师们搭档整理,减轻了部分志愿者老师们的工作压力与负担。充分的物资准备工作,细致的事前沟通工作,事无巨细、面面俱到的协调工作,让理学院的毕业“寄”工作更加顺利与流畅。

周爱红、王小丽:我们愿意多跑跑腿儿,为孩子们毕业出点力

  周爱红和王小丽是后勤处学五公寓的保洁员。疫情期间在校人员有限,学生公寓许多人员都是身兼数职。周爱红和王小丽也主动申请住校,同时肩负起了学五公寓的门卫工作。毕业生行李打包工作中,周爱红和王小丽轮流坚守工作岗位,一边在学五公寓大厅做好所有外来人员的登记工作,一边为所有参与学五公寓行李打包工作的学院老师、职工志愿者开毕业生宿舍的门。74日开始,她们每人每天上下楼20余次,开关宿舍百余间。每次开完门总是小跑着回到门卫岗位,及时换下临时拉来帮忙的其他公寓员工。“整个学校都在为孩子们打包行李忙着,我们愿意多跑跑腿儿,为孩子们毕业出点力!”王小丽说得很实在。学五公寓是全校毕业生最多的公寓楼,这几天里,你稍微留意,或在楼梯间、或在走廊里,经常会看见一个脚步匆忙的身影,她或许就是周爱红、王小丽。

  (组稿:党委宣传部田驰正 编辑:田驰正 审核:王学文)